2024年12月宏观数据跟踪和分析
2025.1.20
我们梳理了12月国内重要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增加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节奏的理解。整体上12月宏观数据有所回暖,显现出更多的积极信号。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但高于荣枯线;物价回升力度偏弱,通缩压力仍大;出口保持高增速,有一定的“抢出口”效应;工业生产和消费增速回升;房地产市场销售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12月经济数据显现出底部企稳的信号,后续宏观政策仍有加码空间,有助于加快国内经济企稳复苏的进程。
一、制造业PMI环比回落,但仍强于季节性
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8.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保持较快扩张。新订单指数为51.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改善。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3%,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收窄。从业人员指数为48.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落。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加快。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
因此,尽管12月制造业PMI环比有所回落,但连续第三个月处在荣枯线以上,也强于季节性,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有所回升,生产指数高位有所回落,显示制造业需求和景气程度有所回升。
二、12月CPI同比上涨0.1%,PPI同比下跌2.3%,通缩压力仍大
202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0.5%,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5%。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0.6%,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1%。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
12月CPI同比增速仍然在低位徘徊,其中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0.2%。猪肉价格上涨12.5%,影响CPI上涨约0.15个百分点。整体上,CPI受制于国内需求不足,回升力度仍然偏弱。
2024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1%。12月PPI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其中,黑色金属、煤炭、石油化工类产品同比跌幅较大,对PPI的拖累较大,体现了国内需求的疲软,需要宏观政策加大支持。
三、12月出口同比10.7%,进口同比1.0%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2024年12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0.7%,增速较11月加快4.0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1.0%,增幅较上月改善4.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048.4亿美元,较上月增加74.0亿美元。12月出口同比增幅有所回升;且从环比数据看,12月我国出口当月环比增速实现7.6%,增幅较上月明显走扩6.5个百分点,“抢出口”对上年末出口增速支撑明显。
综合进出口来看,12月出口仍然保持较高增速,但进口负增长显示国内需求疲软。整体而言,海外需求存在韧性,国内企业竞争优势牢固,但有一定的“强出口效应”。市场较为担心2025年出口高增速的持续性。
四、M1和M2增速延续回升
2024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26万亿元,比上年少3.3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7.05万亿元,同比少增5.1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916亿元,同比多减171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77亿元,同比多减776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976亿元,同比多增240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295亿元,同比多减151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91万亿元,同比多283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3万亿元,同比多1.6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00亿元,同比少5031亿元。
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2.5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29万亿元,同比下降22.3%;委托贷款余额为11.21万亿元,同比下降0.5%;信托贷款余额为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15万亿元,同比下降13.3%;企业债券余额为32.3万亿元,同比增长3.8%;政府债券余额为81.0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5%。
居民信贷结构上,12月居民短期贷款增加588亿元,同比少增171亿;中长期贷款增加3000亿元,同比多增1538亿。居民中长期贷款回升,现实居民提前还款的现象开始减少,房地产销售情况也有所好转。
企业信贷结构上,12月短期贷款减少200亿元,同比增加435亿;中长期贷款增加400亿元,同比少增8212亿;票据融资增加4500亿元,同比多增3003亿。企业中长期贷款疲软,票据冲量效应明显,对应企业融资需求偏弱。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狭义货币(M1)余额67.1万亿元,同比下降1.4%。12月M2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M1增速回升2.3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进一步回升到-8.7%。
数据显示,9月可能是本轮M1增速的地点,12月M1和M2增速延续企稳回升趋势,为宏观经济和资产价格创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五、工业生产和消费增速回升,全年GDP增速5.0%
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5.4%。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从环比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4%。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工业生产有所加速。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72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509亿元,增长4.2%。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437581亿元,增长3.8%。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445亿元,同比增长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727亿元,增长3.8%。2024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1166亿元,比上年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729亿元,增长4.3%。
12月消费的各个分项中,受益于补贴和以旧换新政策,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类消费保持较高增速,偏可选消费的化妆品、金银珠宝类和石油制品类增速较低,受原油价格下跌影响,12月石油制品类消费增速-2.8%。预计量的萎靡和价的下跌,共同拖累了消费增速。
整体来看,随着促消费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12月消费增速有所回升,但消费信心不足仍然是制约国内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观察2025年促消费政策的进一步发力。
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57574亿元,下降0.1%。制造业投资增长9.2%,增速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4%,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比上年下降10.6%,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6040亿元,下降10.5%,与上月持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低位震荡企稳,预计2025年对整体经济的拖累下降。
因此,整体而言,12月工业生产和消费增速回升,制造业投资高增速,房地产投资低位企稳。12月经济整体景气度较11月有所回升。
六、房地产市场延续积极信号
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7.6%。
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32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3330万平方米,下降13.1%。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3660万平方米,下降23.0%。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下降27.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3741万平方米,下降27.4%。全年竣工面积进一步下降。
202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32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0.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6.2%。狭义的商品房待售库存略微回升。
自9月底房地产支持政策加码以来,随着政策力度的加大,12月房地产市场延续了积极信号,包括商品房销售增速回升,二手房成交量的显著回升、国房景气指数的回升。本轮地产上行具有较好的持续性。
因此,尽管新房销售未见大幅改善,但随着去年基数的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增速降幅也在收窄。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底”已经显现,后续收储政策仍有加力空间,房地产市场正在出清,“市场底”或许正在出现,本轮经济下行的最大变量——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整体拖累将显著收窄。
七、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12月经济数据表现出更多的积极信号,表明12月经济景气度有所提升。制造业PMI连续第三月高于荣枯线;CPI回升力度弱,PPI降幅收窄;出口保持高增,但市场担忧持续性;社融和信贷回落,M1和M2增速延续回升趋势;工业生产和消费增速回升;低基数下房地产销售增速降幅进一步收窄,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有所回升。
对此,我们认为,需要理性客观的看待当前宏观经济。一方面,国内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通缩压力仍大,宏观经济复苏动能仍待加强,需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另一方面,9月底以来宏观政策基调出现重大转变,货币、财政、房地产领域的重量级政策利好持续兑现,后续政策仍有加码的空间,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支持宏观经济企稳复苏。在政策的支持下,宏观经济也出现了边际改善的积极信号,包括制造业PMI的回升、房地产的销售和投资同比增速降幅的收窄。尽管市场预期依然悲观,但房地产市场可能已经具备企稳的条件,本轮周期下行最重要的拖累因素在放缓。
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后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刺激消费政策均有加码的空间,有助于加快国内经济企稳复苏的进程。尽管政策从实施到发挥效果需要时间传导,市场信心的扭转也非一蹴而就,但“政策底”已经显现,不宜对国内经济过度悲观。我们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呈现出低位企稳的信号,在后续政策加力的支持下,2025年宏观经济和资产价格均有向上修复的显著空间。
跟踪后续政策的落地细节,耐心观察宏观经济的复苏进程。
姓名
期货从业资格号
交易咨询从业资格证
万亮
F03116714
Z0019298
本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公开的资料或实地调研,尽管我们相信报告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股市配资什么意思,可能会随时调整,本公司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并通知客户。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客户做参考之用,不作为客户的直接投资依据,本公司不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门户网_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公司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