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吸收合并了3家河南省城商行炒股杠杆哪个平台好,资产规模破万亿后,中原银行的业绩增速便放慢下来,整体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
8月29日,中原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5.62亿元,同比减少3.07%;实现归母净利润20.34亿元,同比减少0.78%。
近两年,中原银行营利增长表现也十分乏力,规模增长几乎陷入停滞,尽管去年起该行通过减员降薪、降本增效等方式留存利润,也没能阻止归母净利润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下滑,各项指标表现都远低于其他万亿级城商行。
1
信贷投放遇阻,区域竞争力较弱
营收端,中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10.51亿元,同比增加3.24%,扭转了去年的下降趋势。但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并不等同于盈利能力的改善,事实上,中原银行资产配置低效的问题在今年表现得愈发突出。
上半年,中原银行的净利差为1.58%,较去年同期上升了3bps;但净息差则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依旧为1.66%。这也说明,中原银行的实际盈利效率并未随利率差扩大而提升,盈利能力也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
净利差是银行“每单位生息资产”与“每单位计息负债”的利率差额,反映的是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
受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集中调整、信贷需求不足、市场利率中枢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原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3.44%,同比减少34bps。其中,贷款平均利率从4.55%下降到4.18%,降幅为37bps,略高于整体下降幅度。
当资产端收益率下降,中原银行进一步压降负债端成本率,从去年同期的2.23%压降到1.86%,降幅达37bps。尤其是存款平均成本率,已降至1.83%。对负债端的成本控制,进一步推动净利差上升。
而净息差则是每单位生息资产创造的实际收益,反映的是银行的资产盈利效率。当净利差上升,净息差不变,最大的可能便是资产配置效率较低,影响了息差表现。这一点从中原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也能看出端倪。
截至二季度末,中原银行的资产总额为14079.27亿元,较年初增长3.13%;其中,贷款余额为6986.86亿元,较年初增长0.12%。负债总额为13071.48亿元,较年初增长3.35%;其中,存款总额为9648.68亿元,较年初增长5.82%。
从报告期末的时点数据来看,中原银行的贷款规模虽然没有其他指标增速快,但也是增长的。只是,从生息资产日均余额来看,上半年中原银行的贷款投放其实是缩水的。
今年上半年,中原银行的贷款日均余额为7073.46亿元,较去年同期反而还减少了26.63亿元。与此同时,存款日均余额为9236.04亿元,远高于贷款日均余额,这也说明,中原银行有相当一部分低息存款资金都流向了其他资产领域。
该行的生息资产中,除了应收租赁款的平均收益率高达5.31%,比贷款平均利率高,其余资产的平均收益率都不到2.5%。而应收租赁款的日均余额与去年相比变动非常小,所以,当中原银行的信贷投放减少,该行的资金几乎都流向收益率更低的金融投资、同业资产等领域。
信贷投放遇阻,更多与中原银行自身竞争力较弱有关。作为河南省级城商行,中原银行的存贷业务主要在河南省内展开,理应在省内各地均具备较好的客户积累和渠道资源优势,但该行的存贷业务在河南省似乎并不占优。
截至2024年末,中原银行的存贷业务在河南省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26%和7.94%,较年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存款市场份额排名保持在第6。贷款市场份额降幅更大,排名也从第4大幅下降到第6。
2
减员降薪,依旧未能挽回利润
对于中原银行存贷业务尤其是贷款市场份额和排名的大幅下滑,联合资信在2025年主体评级报告中指出这是因为中原银行去年基于自身规划和外部环境,将重心向强化风险防控、提升人均效能等方面倾斜,主动控制了业务增速。
从实际经营状况来看,中原银行确实在降本增效和强化风险控制,且这一工作重心延续至2025年。
风险防控方面,截至2季度末,中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43.5亿元,较年初减少了1.0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1%,较年初也下降1个基点,两项指标皆有好转。
或许也是因为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上半年中原银行只计提了80.71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还减少了0.25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良率下降了,但关注类贷款进一步增加到250.32亿元,贷款关注率也从年初的3.22%上升到3.5%,中原银行的资产质量仍有不小的下行风险。
不仅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减少,中原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也同比减少7.44%,只支出了40.69亿元。而要降本增效,首先“开刀”的便是职工薪酬费用。毕竟职工薪酬费用中原银行业务及管理费支出的大头,占比超60%。
截至二季度末,中原银行的在职员工总数为18197人,较年初减少了99人。上半年,该行的职工薪酬费用为25.07亿元,同比减少4.24%;其中,“薪金、花红及津贴”为15.22亿元,同比减少13.23%。
按照(“薪金、花红及津贴”/期初、期末人数平均值)的公式进行计算,上半年该行人均薪酬约为8.34万元,而用同样方式计算,去年上半年的人均薪酬为9.41万元,今年上半年的人均薪酬减少了11.37%。
与此同时,上半年该行人均创收74.33万元,同比减少0.76万元;人均创利约11.14万元,同比增加0.14万元。看起来,减员降薪后,中原银行的人均效能似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面减少减值损失计提,一面又在营业费用方面降本,中原银行依然没能保持盈利增势,归母净利润小幅下滑。连带着中原银行的平均权益回报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同比下降23bps,只有4.73%。
仅看业绩表现的话,当前的中原银行似乎仍处于合并后的整合期炒股杠杆哪个平台好,还面临较大的消化吸收压力。如何加强区域竞争力,做大做深信贷业务,切实提升盈利能力,是该行摆脱大而不强困境,实现“打造一流城商行”的战略目标,成为优秀万亿城商行的关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门户网_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公司网站观点